◎ 髡
髨、髠
〈動〉
(1) (形聲 。(
)從髟( ),與毛發有關,兀( )聲。本義:古代一種剃去頭發的刑罰)(2) 同本義 [ancient punishment of shaving off the hair of a criminal]
髡,剃發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髡者,使守積?!吨芏Y·掌戮》
辯通鑿顛者髡?!獎⑾颉读信畟鳌?/p>
接輿髡兮?!冻o·屈原·涉江》
乃髡鉗季布。——《史記·季布欒布列傳》
(3) 又如:髡刖(古代刑罰,去發稱髡,斷足稱刖);髡鉗(古代刑罰,去發為髡,用鐵束頸為鉗);髡發(剃去頭發);髡首(剃光頭發,光頭);髡人(被剃去頭發的罪人);髡頭(光頭。同髡首)
(4) 剪去樹枝 [lop off tree branches]
十年以后,髡一樹,得一載,歲髡二百樹,五年一周。——《齊民要術》
◎ 髡
〈名〉
僧尼 [monk]。如:髡緇(道士,代指道教);髡人(僧侶,僧人);髡首(指僧尼)